张新科 | 一流大学建设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附视频)
编者按
(会议详情点击图片查看)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百年梦想。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再次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时代命题,并且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前进方向,揭示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丰富内涵,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确立了新的起点和坐标。为此,苏州大学于4月30日举办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学术研讨会,特邀九位著名学者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交流研讨。“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公众号将依次推出专家会议发言,整组笔会全文将于《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刊登,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提供参考。
视频 | 张新科书记
一流大学建设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张新科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中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出了新希望,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们党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性问题,并向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提出了新要求,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目标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认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擦亮哲学社会科学这个最大“特色”。“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我们必须抓好的“国之大者”,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离不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同时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鲜明阐释了哲学社会科学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发展水平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事关民族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提升等软实力的体现。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崇高使命,通过与时俱进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育人,服务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大责任,需要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更好发挥培根铸魂作用,不断勇攀哲学社会科学“高峰”,矢志成为能够支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主阵地。
深刻认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提升哲学社会科学这个最强“一流”。世界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是世界一流大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一流大学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也是一流大学促进全球社会发展、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前提。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来看,世界一流大学应超越国别的视野,为全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先进文明成果和重要思想引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贡献力量。这也需要不断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丰富人类知识宝库。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众多大学都在长期的建设和积累中逐渐形成了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共同发展、交叉相融、相互支撑的综合性学科布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应立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围绕学科布局优、学术根基牢、科研水平高、服务能力强、国际影响大的目标要求,构建起一批反映时代发展趋势、代表学科发展潮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流学科,推动重大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创新,推出一批具有时代高度、代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
总的来看,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实践,需要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支撑,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把握三个核心要义:一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用“责任意识”把牢前进方向。认真履行光荣使命,肩挑历史重担,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行。二要始终传承红色基因,用“实干精神”创造辉煌未来。强化精神传承,用好红色资源,坚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回答好时代之题,在实践探索中不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三要始终扎根中国大地,用“朴素情怀”感应时代脉搏。充分利用好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人民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砥砺强国之志,深怀爱国之情,力践报国之行。
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可以从“理论社科”“应用社科”“大众社科”“开放社科”“数字社科”五个方面着手。
一是培育“理论社科”,散发“求真唯实”之芳。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崇尚“真理”,持续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阐释“真谛”,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不断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理论研究成果;探索“真知”,以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为牵引,以基础优势学科为支撑,立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
二是培育“应用社科”,散发“咨政建言”之芳。高校专家学者是智库的核心成员,要服务新发展格局,聚焦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尤其是当下“十四五”期间全局性、战略性和政策性问题来开展研究、建言献策,把“书斋里的学问”变成“决策的参考”和“实践的指南”,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智库峰会,开展高端对话、学术论坛和学术沙龙,以及热点难点座谈会,探索“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科研组织新模式,积极参与地方政府跨部门、跨学科、跨区域的协同攻关,努力推动更多高校社科专家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是培植“大众社科”之花,散发“启智育人”之芳。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科学思维方法,获得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国家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社科后备人才。各大高校不断加大对青年社科人才的培育扶持力度,组织多层次社科学术研究能力和决策咨询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积极推荐中青年社科专家参加省内外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参与国家、地方的智库建设、社科普及、社科评奖等工作,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打造一流人才方阵。同时,应充分发挥高校社科普及资源的作用,依托各地深厚的人文社科底蕴,挖掘释放人文社科红利,培育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文明素养。
四是培植“开放社科”之花,散发“守正创新”之芳。习总书记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我们高校社科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意义,要在体现中国特色上下功夫,研究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将中国文化传统的独特思想融入一流大学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和世界一流大学展开交流和对话,吸收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探索实践中,通过创建世界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培育“对外交流学术大使”等手段,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展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应有地位。
五是培植“数字社科”之花,散发“与时俱进”之芳。当前,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深刻的影响。一方面,政府和公共部门数据资源集中向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开放共享,促进数据价值释放和科研成果转化,实现哲学社会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和互通融合。另一方面,高校通过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不断促进教育理念变革、思想变革、方法变革,形成数字化的中国教学科研新范式。高校的社科工作者要以社科资源数字化、社科工作信息化和社科学术研究交流网络化为路径,积极探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数字化建设。
面向以上五大任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需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涵养良好的学术生态。一方面,加强人才评价与服务体制机制改革,突出创新价值、能力、贡献的评价导向,积极推进有顶层设计、有战略目标、有学校特色的高质量人文社科科研管理和人才培育服务工作,激发高校社科工作者工作活力,拓宽高校社科人才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加强学风建设,营造崇尚创新、潜心研究、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涵养高校社科工作者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为国家、为人民做学问,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为方便阅读,全文注释已省略。该文将刊于《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2期,最终版本以刊出为准。如有媒体或其他机构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回顾
张应强 |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路
下期预告
任 平 |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新”在何处?
苏州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矩阵
苏州大学学报
哲社版
苏州大学学报
教科版
苏州大学学报
法学版